梨狀肌病變  

梨狀肌病變多由於大腿內旋,下蹲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時,一旦發生旋轉,使梨狀肌受到過度牽拉而致損傷。亦可左髖部扭閃時。髖關節急劇外旋,梨狀肌猛烈收縮,亦可引起該肌損傷。部分病例僅有過勞或夜間受涼,而產生臀疼痛。小腿外側及後側麻木。抽痛,或腓總神經麻痹等症狀和體症,此種情況可能與坐骨神經和梨狀肌損傷變異有關。

臨床表現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現,以臀部為主,並可向下肢放射,嚴重時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離後疼痛劇烈,需休息片刻後才能繼續行走。患者可感覺疼痛位置較深,放散時主要向同側下肢的後面或後外側,有的還會伴有小腿外側麻木、會陰部不適等。疼痛嚴重的可訴說臀部呈現「刀割樣」或「灼燒樣」的疼痛,雙腿屈曲困難,雙膝跪臥,夜間睡眠困難。大小便、咳嗽、打噴嚏等因為能增加腹壓而使患側肢體的竄痛感加重。

檢查1.直腿抬高試驗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現疼痛為試驗陽性。

2.梨狀肌緊張試驗是檢查梨狀肌損傷的一種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患者仰臥位於檢查床上,將患肢伸直,做內收內旋動作,如坐骨神經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將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隨即緩解,即為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是梨狀肌綜合征的常用檢查方法。

診斷梨狀肌綜合症主要的臨床表現:臀部疼痛且向同側下肢的後面或後外側放射;大小便、咳嗽、噴嚏可增加疼痛。除此之外,梨狀肌綜合症的診斷還需要一些檢查的支援:患側臀部壓痛明顯,尤以梨狀肌部位為甚,可伴萎縮,觸診可觸及彌漫性鈍厚,成條索狀或梨狀肌束,局部變硬等。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現疼痛為試驗陽性,因為梨狀肌被拉長至緊張狀態,使損傷的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刺激更加嚴重,所以疼痛明顯,但超過60°以後,梨狀肌不再被繼續拉長,疼痛反而減輕。另外,除了直腿抬高試驗外,還要做梨狀肌緊張試驗。通常梨狀肌綜合症時梨狀肌緊張試驗也為陽性。

鑒別診斷梨狀肌綜合症的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壓迫症狀。在臨床中造成坐骨神經壓迫症狀的疾病有多種,因此確診梨狀肌綜合症時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經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經炎和根性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炎起病較急,疼痛沿坐骨神經的通路由臀部經大腿後部、窩向小腿外側放散至遠端,其疼痛為持續性鈍痛,並可發作性加劇或呈燒灼樣刺痛,站立時疼痛減輕。根性坐骨神經痛多由於椎間盤突出症、脊柱骨關節炎、脊柱骨腫瘤及黃韌帶增厚等椎管內及脊柱的病變造成。發病較緩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時較行走疼痛明顯,臥位疼痛緩解或消失,症狀可反復發作,小腿外側、足背的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時屈肌力減弱,踝反射減弱或消失,這類病變可做X光片檢查以協助診斷。此外,梨狀肌綜合症還應該和其他造成幹性坐骨神經痛的疾病相鑒別,如臀部膿腫、坐骨神經鞘膜瘤等病。

非手術療法

治療梨狀肌綜合症:包括手法、局部封閉、肌注、理療、中草藥、針灸等。手法是治療梨狀肌綜合症的主要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症狀,緩解病人的痛苦。採用手法治療時,首先要選准部位。患者可取俯臥位,雙下肢後伸,使腰臀部肌肉放鬆,術者自髂後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連線,連線中點直下2cm處即為坐骨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之部位,其兩側即為梨狀肌。局部封閉對緩解疼痛有一定作用。

自(治)療法

1、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用患側拇指的指尖按壓環跳承扶阿是等穴,每穴按壓10—20秒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度。

2、患者體位如前,用患側拇指的指腹對梨狀肌處進行彈撥6-10次,以局部感到酸痛為度。

3、患者體位如前,用患側拇指的指腹在環跳穴處進行由輕而重,再由重而輕地按揉l—3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發熱、舒適為度。

4、患者體位如前,用患側手掌的掌根在患處進行按揉2、3分鐘,以局部感到發熱、舒適為度。

5、如本病經儘快的正確手法治療,其療效甚佳,有時幾次甚至1次即可治癒。

6、病人在日常工作勞動中,應避免再次受傷。

Ps.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現,是一種臨時腧穴現象。當疾病發生的時候,人體的某一部分就會發生相應的氣血阻滯,造成氣血的局部性、臨時性的聚集,從而出現阿是現象。當這種疾病解除時,氣血的臨時聚集也隨之解除,阿是穴現象即消失。可見阿是穴不是固定的、專一的穴位。阿是穴與「以痛為輸」的含義不盡相同。「以痛為輸」出於《靈樞•經筋》篇:「以痛為輸,燔針劫刺」,主要是針對經筋病的選穴及刺灸方法而言的。病變部位是經筋,主要臨床表現是疼痛。而阿是穴是以「快」、「痛」等多種綜合感覺來確定穴位的。《內經》中多次提到穴位處的不同感覺,如《靈樞•五邪》說:「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問•刺腰痛論》說:「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問•骨空論》說:「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這些都是阿是現象,歸屬於阿是穴的範圍。阿是穴的內涵遠比「以痛為輸」要豐富,所以不應以「以痛為輸」來代替「阿是穴」。

相關資訊

任脈(奇經)

督脈(奇經)

手太陰肺經

手厥陰心包絡

手少陰心經

手陽明大腸經

手少陽三焦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膽經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陰脾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病症介紹梨狀肌病變
    全站熱搜

    周詩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