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  臀中肌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活動如行走、下蹲、彎腰等動作,臀中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日久容易損傷,出現局部肌肉的攣縮、結疤和粘連,使活動受限。人是不斷運動的,損傷部位不斷受牽拉和刺激,使局部變性組織充血、腫脹,刺激周圍的身、血管而出現症狀。尤其是以髖部為頂點的軀幹側方擺動(如足內翻扭傷時,因重力和慣性的作用,同側髖部往側方扭擺)和以髖部為軸心的腰臀部扭轉(如投擲動作),常導致此肌牽拉傷。臀部肌注時,藥物和機械刺激造成的臀中肌損傷也不容忽視。

由於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的強有力代償,臀中肌損傷引起的部分功能障礙可不產生明顯的局部症狀,因此,此病易被人們忽略。然而,損傷是客觀存在的。臀中肌病損所產生的病理衝動,經L45S1脊髓神經節段,反射引起同側膝關節遠心端的疼痛或麻、脹症狀。

l   臨床表現:

多緩慢發病,腰臀部孫痛、不適,勞累後加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無局部症狀,僅表現為患側小腿的酸脹不適感,甚至發涼、發木。需捶打或按摩方能緩解。伸膝時,小腿常有「抽筋」現象。在小腿部位按摩治療可緩解症狀。

有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起步走時出現患側踝部、足跟、底部麻痛或不適感,活動後可減輕。站立過久,行路過長,又可使上述症狀加劇,出現間歇跛行症狀。在局部找不到明顯壓痛點。嚴重病例者,小腿有觸摸痛,但用力按壓反而感到短暫的舒適,影響步行和睡眠。臨床一般診為:小腿不安綜合症、椎管狹窄症、創傷性關節炎等。

有一些病例,僅表現為足、踝部的疼痛和不適,足底麻脹,跟骨、蹠拇、蹠趾關節疼痛等。上述症狀,均在活動開始時較劇,活動展開後,症狀略緩解,勞累後又複加重。臀中肌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病損之一。由於病損局部的症狀常被其反射區產生的症狀掩蓋,故此病易導致漏診或誤診。

臨床上一些不明原因或按常規治療效果欠佳的小腿、足、踝部的疼痛、酸脹和不適,多與此肌的損傷有關。檢查患側臀中肌部位,可查及痛性條索物,壓痛點多在髂骨冀外側臀中肌起始部。按壓時可有同側臀、骶部的脹痛及膝關節以遠心端難以忍受的痠、麻、脹感。壓之可向患肢放散者,但無神經根受刺激征。這種情況,患者多無臀部疼痛及不適感。患肢單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時,症狀可加重,梨狀肌牽拉試驗可誘發臀中肌疼痛加重。

腓腸肌(小腿後面淺層的大塊肌肉,俗稱小腿肚子。肌的下端形成堅韌的跟踺連結跟骨)。

腓腸肌以兩個頭分別起自股骨的內、外上髁,比目魚肌在腓腸肌的深面,起于脛、腓骨上端的後面,兩肌在小腿中部結合,向下移行為粗壯的跟腱止于跟骨結節。

腓腸肌痙攣,即「小腿抽筋」。是痛性痙攣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特點是腓腸肌突然發作的強直性痛性痙攣,牽掣、痛如扭轉,持續數十秒至數分鐘或更久,其痛楚難以名狀。

l過度疲勞:當長途旅行,登山時,小腿肌肉最容易發生疲勞。

l  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l   睡眠過多:導致血液迴圈減慢,二氧化碳堆積。

全身脫水失鹽:身體出汗或排尿過多,使血液電解質紊亂,會引起小腿肌肉痙攣。如中老年人進行桑拿浴,導致身體大量失水、失鹽,沒能及時補充含鹽飲料。

缺鈣:中老年人血中鈣含量低於正常值,使肌肉應激性增高。

動脈硬化:當動脈發生硬化時,腿部血液迴圈會受阻不暢,血液供應減少,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引起疼痛抽筋;血流受阻血供減少後,局部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生理生化機能發生紊亂也可致疼痛抽筋。

本段對策1、輕者適當活動下肢即可自行緩解,若發生在臥床時,應當下床,扶床站立使血液充盈下肢。疼痛劇烈者可熱敷並按摩腓腸肌,也可用松節油揉擦局部。

輕者適當活動下肢即可自行緩解,若發生在臥床時,應當下床,扶床站立使血液充盈下肢。疼痛劇烈者可熱敷並按摩腓腸肌,也可用松節油揉擦局部。

I.迅速地掐壓合谷穴(即手臂虎口)和人中穴(即上嘴唇正中近上方處)。掐壓20-30秒鐘之後,疼痛即會緩解。

II.針刺承山穴、委中穴等。反復發作者可適當

加服鎮靜藥物。

自我按摩可以起到溫經通絡、疏通氣血、解

痙止痛等作用。自我按摩對於緩解腓腸肌痙攣所致小腿肌肉僵硬、劇痛等症狀效果頗佳,有時甚至可以手到病除。如果是在睡覺中突然出現腓腸肌痙攣,首先可以背屈患腳,給腓腸肌以被動牽拉的力,解除腓腸肌的痙攣,然後再進行腓腸肌的自我按摩,方法如下:

1)按揉小腿肌肉:取坐位,一手或雙手用按法或揉法自膕窩至跟腱,用力按揉數分鐘,至小腿肌肉放鬆為止。

2)揉膕窩:取坐位,用雙手食指和中指點揉膕窩,約2分鐘。

3)點承山(承山穴是小腿伸直時肌肉出現人字形凹陷處):取坐位,用拇指點揉承山穴,以有酸脹感為宜,約2分鐘。

4)彈撥跟腱:取坐位,用拇指用力彈撥跟腱數10次。

5)揉搓小腿:取坐位,用雙手相對用力揉搓小腿肌肉,約2分鐘。

6)拍打小腿:取坐位,雙手五指自然併攏,掌指關節微屈,虛掌平穩而有節奏地平拍小腿,約2分鐘。

7)塗藥:取尼奧抽筋消塗在小腿抽筋處,抽筋症狀即刻消失不疼了,以後不再抽筋。

平時的自我調養1、要注意下肢保暖--尤其是在睡眠時,睡前熱水燙腳,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和運動,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迴腓骨長肌腱轉移術

自療法~自我按摩

1.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2拿捏小腿後側~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對側手拇指與其余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後側肌肉。可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3.按揉委中穴陽陵泉穴足三裡穴條口穴承山穴

4.合按昆侖穴太溪穴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月國窩橫紋(即屈膝時月國窩中的橫紋)正中處。

陽陵泉穴:位於腓骨上端膨大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1寸筋間處。

條口穴:位於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長骨

脛骨前脊約1橫指處。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側正中,分肉之間凹陷處,委中穴與昆侖穴連線的中點。

昆侖穴:位於外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與昆侖穴相對。

自我按摩可在發作時做。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堅持每日或隔日做一次,可起到預防作用。平時要避免下肢過度疲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治)療法~小腿抽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詩寒 的頭像
    周詩寒

    志尚經穴按摩養身館

    周詩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