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筋膜張肌炎     

闊筋膜位於大腿上部的前外側,是全身最厚的筋膜。闊筋膜的外側部分,因有闊筋膜張肌的腱纖維編入(相當在股外側中上1/3部位)而且特別增厚呈扁帶狀,稱骼脛束,向下止于脛骨外上髁。

本病的發生是由於闊筋膜緊張,當髓關節屈曲、內收或內旋活動時,髂脛束的後緣或臀大肌肌腱的前緣因反復磨擦而增厚。在增厚組織的反復刺激下,可發生粗隆部滑囊炎。同時也可因闊筋膜的緊張,致骨盆向前旋轉,腰椎生理前突增加,腰骶角加大。

臨床表現:

1.關節外彈響、不適 每當髓關節在做屈伸、內收、或內旋運動時,由於髂脛束的後緣或臀大肌肌腱前緣的增厚組織滑過大粗隆的突起部而發生彈響。同時可觸及到(瘦弱的人甚至可從體表見到)一條粗而緊的纖維在大粗隆上前後滑動。一般是沒有痛感,但患者始終自覺髓部不舒適。若伴有繼發性滑囊炎時,可有局部疼痛。

2.慢性下腰部疼痛 由於腰骶角的加大,腰部負重力線由前部的椎體向後移至關節突,容易造成腰骶後關節的慢性損傷。

3.髂脛來攣縮試驗 陽性。

:診斷和鑒別:

患側髓部彈響不適,同時伴有一條緊張的纖維帶可觸及;髂脛束攣縮試驗陽性;經局部X線攝片排除骨關節病變後,即可診斷為本病。在臨床上應與關節內彈響作鑒別:關節內彈響主要來自股骨頭與髖臼上方摩擦而發生彈響。對於此病可通過髓關節X線攝片以資鑒別。

治療:

1.原則 舒筋解痙,滑利關節。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居髎環跳風市陽陵泉委中等穴,及下腰部(腰方肌)、臀部(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部(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

3.常用手法 掌根按揉法、彈撥法、拿法、擦法,及熱敷。

4.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醫生立于患側,先對腰骶段兩側骶棘肌施以掌根按揉法,以患側為重點,並逐漸向患側臀部過渡。從腰骶至臀部上下往返手法約3~5分鐘,按揉委中穴1分鐘。

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從臀部起,經闊筋膜的外側部、髂脛束而下用掌根按揉法至膝關節外側,上下往返約5~8分鐘,並配合髖關節(骨盆

)屈伸的被動運動。再沿髂脛束作自上而下往返彈撥法。按壓居髎環跳風市陽陵泉諸穴。

患者取仰臥位,從髂前上棘闊筋膜張肌起始部向下,經股前近端,股外側至膝關節外側用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5~8分鐘,並配合髖關節內、外旋轉的被動運動。再彈撥髂前上棘闊筋膜張肌和大粗隆處緊張的筋膜。

最後在病患處施擦法,以熱為度。並可在大粗隆處加以熱敷。

自我保健注意事項:

1.對出現有下腰痛的患者,可增強腹肌鍛煉以減少腰骶角度。

2.患者仰臥時胭窩部可墊枕頭,使膝關節微屈,骼腔束放鬆,減小腰骰角度,使腰肌能得到充分休息。

arrow
arrow

    周詩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