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額肌又稱作顱頂肌,是覆蓋于顱骨上面的肌肉。起端有兩處:
枕肌,起始于上項線的外側與乳突。 額肌,起始于額狀縫附近的顱頂腱膜,止端是枕部皮膚、額部皮膚及帽狀腱膜。 某些資料列枕額肌為兩塊獨立的肌肉:枕肌及額肌。但是解剖學術語(Terminologia Anatomica)現時歸枕額肌為單一塊肌肉。
枕額肌收縮能上提眉毛(屬於表情肌之一),也能將頭皮前後移動,一般認為能移動耳朵實際是因為枕額肌的作用。
類顱骨通常由29塊骨頭組成。除了下頜骨,其他骨頭之間由骨縫連接,只允許微量的運動。
8塊骨頭組成腦顱,容納並保護大腦和延髓;14塊骨頭組成面顱(用在其他動物時也稱臟顱或咽顱),支撐面部,形成面部輪廓;顳骨包住中耳的6塊聽小骨;舌骨,支撐喉,通常認為不是顱骨的一部分,因為它與其他骨頭沒有關節連接。
顱骨也包括副鼻腔,它連接著呼吸上皮細胞和大氣管。副鼻腔的功能不明,有可能是為了減輕顱骨重量而不損害強度,或者為了加強聲音共鳴。以象為例,副鼻腔非常寬闊。象的顱骨因為要附著頸和軀幹的肌肉而非常巨大,但它的重量出乎意料得輕。較小的腦顱被寬闊的副鼻腔包圍,減輕了重量。
腦膜有三層,包圍中樞神經系統的組織。它們是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
對於人類來說,顱骨的解剖位置是法蘭克福平面,即眼眶下邊緣和耳道上邊界所處的水平平面。這個位置是主體直立且平視前方的位置。作為比較,研究其他靈長動物顱骨時也會使用法蘭克福平面。但那並不代表是自然位置。
骨頭通常由膜內骨化和軟骨內骨化形成。面顱以及腦顱頂和兩側的骨頭由膜內骨化形成,支撐大腦的骨頭(枕骨、蝶骨、顳骨和篩骨)大多由軟骨內骨化形成。
腦顱由1塊枕骨,1塊額骨,2塊頂骨,2塊顳骨,1塊蝶骨和1塊篩骨組成。他們一同組成顱腔,整個腦部處於顱腔中。顱腔的頂部稱為顱頂,顱頂前起眶上緣上方呈弓形隆起的眉弓,後抵上頂線和枕外隆凸,在兩側位置通過上顳線與顳區分界。顱頂的最前方(也就是額頭的位置)是額骨,額骨通過冠狀縫與後面的兩塊頂骨緊密結合;兩塊頂骨之間是矢狀縫,頂骨之間還有被稱為頂結節的光滑隆起,頂骨再通過人字縫與後方的枕骨相連。顱腔底部稱為顱底,由於人腦與外界的絕大多數聯繫都是通過顱底部進行的,因此顱底有大量的開口,結構顯得相當複雜。從內面觀察,顱底部又可進一步區分為三個窩室:顱前窩、顱中窩與顱後窩。
顱前窩(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額骨的眶板、蝶骨體前部、蝶骨小翼和篩骨的篩板構成。顱前窩體積較小,左右對稱,容納大腦半球的額葉,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稱為雞冠的縱形骨嵴,兩側是篩骨的篩板,篩板中有許多篩孔,嗅絲從這裡通向鼻腔。篩板外側顱前窩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額骨眶板構成,它同時又是額竇和篩竇的頂以及眶頂。
顱中窩(middle cranial fossa)形狀如蝴蝶。顱中窩由蝶骨骨體、蝶骨大翼及顳骨岩部構成。分布著除枕骨大孔外幾乎所有的開口。顱中窩中間狹窄,凹陷的兩側容納大腦的顳葉。中間部分是蝶骨骨體,骨體中的空穴稱為蝶竇,骨體上方垂體窩及垂體窩後方的骨隆統稱蝶鞍,蝶鞍中央凹陷處是容納腦部垂體的垂體窩,垂體窩兩側與蝶竇僅相隔一薄骨層,大腦垂體位於此處。蝶鞍後方高起的鞍背兩側角稱為後床突,蝶骨小翼後緣的內側端也明顯增厚,稱為前床突。蝶鞍前方是視交叉溝,溝的兩端同時也是垂體窩的外側是視神經管,視神經從此處通向眶腔。視神經管外側為眶上裂,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眼神經支、外展神經由此入眶。蝶鞍兩側有頸動脈溝、破裂孔、海綿竇、圓孔、卵圓孔和棘孔。頸動脈溝為一淺溝,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間的眶上裂。破裂孔則續於頸動脈管內口。海棉竇為一空腔,從眶上裂內側延伸至顳骨岩部尖端。其內有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眼神經、上頜神經支、外展神經。海棉竇外側壁內,又分別排列有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眼神經與上頜神經。圓孔、卵圓孔、棘孔分別是三叉神經上頜神經支、三叉神經下頜神經、腦膜中動脈進入入顱腔的通道。
顱後窩(posterior cranial fossa)由枕骨和顳骨岩部構成。容納腦部的腦幹和小腦。顱後窩最大的特徵為巨大的枕骨大孔,該孔位於顱後窩中央最低處,連接顱腔與脊髓腔——脊髓與延髓在此銜接。大孔後方可看見稱為橫溝的淺溝,橫溝前方是容納小腦的小腦窩。橫溝與另一條起自枕骨大孔的縱溝相交匯,交匯處形成稱為枕內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橫溝向上延續與顱頂內面的上矢狀竇溝連接,向下通枕內嵴連接,兩側續於橫竇溝後又轉向前下方同乙狀溝相連,止於枕骨大孔外側的頸靜脈孔。頸靜脈孔內的乙狀竇出顱後成為頸內靜脈。頸靜脈孔又為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和副神經進出顱腔的通道。枕骨大孔前方斜面為斜坡。孔的前方外側有供舌下神經通過的舌下神經管內口。在顱中窩與顱後窩之間為弓狀隆起,而弓狀隆起後方同時也是顳骨岩部後面開孔稱為內耳門,面神經與位聽神經經由此處通往顱腔。
當從外部觀察時,顱底又可分為前部和後部:
前部主要為面顱骨,前部中央的被稱為骨齶的水平薄板由上頜骨與齶骨構成,骨齶前方是牙槽弓,上齶的牙齒排列在此處。骨齶正中的齶中縫後方是供齶大動脈進入鼻腔的切牙孔。其後方為齶大孔,齶大動脈從此出顱再進入切牙孔。齶大孔的位置在頜第2磨牙、第3磨牙齶側之間,具體位置則因人而異,主要以第3磨牙齶側為主。再往後是被鼻中隔後緣分成左右兩半的鼻後孔。鼻後孔兩側的垂直骨板稱為翼突內側板。翼突外側板根部後外方排列著卵圓孔和棘孔。前部兩側是屬於顴骨的顴弓。顴弓根部後方有是與下頜頭組成關節的下頜窩。窩前緣有稱關節結書的隆起。
後部中央,鼻後孔後方為枕骨大孔。25歲以後,孔前方的枕骨基底部與蝶骨體直接結合(之前通過軟骨結合)。枕骨大孔兩側為枕骨髁,枕骨髁同寰椎側塊上關節的關節窩。其後方為髁孔,髁前方外側為舌下神經管外口。枕髁外側,位於枕骨與顳骨岩部之間前後依次分布著不規則的頸靜脈孔和圓形的頸動脈管外口。兩對頸靜脈孔和頸靜脈窩之間、枕骨大孔前方是咽結節。頸動脈管外口內側可見蝶骨、枕骨和顳骨圍成的破裂孔,頸靜脈孔的後外側是莖突,頸突前外側是外耳道。莖突根部後方為莖乳孔。再後方為乳突。最後方為枕骨的枕外隆凸及兩側相互平行的上項線與下項線。
顱側面稱為顱側,顱側得最前方是額骨,最上方同時也是額骨後方是頂骨,後方為枕骨。頂骨下方是顴骨,頂骨、枕骨與顳骨間以顳鱗縫相接。顴骨與額骨之間還可看見蝶骨大翼,蝶、額、頂、顳4骨相結合處稱為翼點,該處位於太陽穴下方,骨質薄。額骨下方可見顴骨與顴弓。顴弓後方可見外耳門,外耳門後方為乳突,前方為莖突,乳突與頂骨和枕骨間的骨縫分別稱為枕乳縫於頂乳縫,都是人字縫的延伸。顴弓上方有被稱為顴窩的凹陷,容納顴肌。顴窩下方為容納咀嚼肌,外形不規則的顴下窩。其前壁為上頜骨和顴骨。卵圓孔與棘孔從顱中窩通向此處,眶下裂從眶腔通向此。顴下窩又通過翼上頜裂通向翼齶窩。翼齶窩向前經框下裂通眶、經蝶齶孔通鼻腔,向經圓孔通顱中窩。
面顱由2塊上頜骨,1塊下頜骨,2塊顴骨,2塊淚骨,2塊鼻骨,2塊下鼻甲,2塊齶骨和1塊犁骨組成。有時舌骨也被認為是面顱的一部分。
面顱形成了眶、骨性鼻腔和口腔。 面顱的最上方為眶部。
聽小骨包含了錘骨,砧骨及鐙骨
枕骨英文名稱:occipital bone位於頂骨之後,並延伸至顱底。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個大孔,叫枕骨大孔,腦和脊髓在此處相續。以枕骨大孔為中心,枕骨可分為四個部分;後為鱗部,前為基底部,兩側為側部。枕骨與頂骨、顳骨、及蝶骨相接。
①骨名。又名後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後枕骨。詳後山骨條。
②竅陰(頭)穴之別名。見《類經附翼》。屬足少陽膽經。位於乳突後上方。
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並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匯合而成,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
三叉神經【外側面】
三叉神經痛就是大家所說的「臉痛」,出現這種症狀是很容易與牙痛相混淆的,一般發生在面部,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神經內、外科病,這種病大多數在40歲起病,而且一般多發病于中老年朋友,女性朋友較多,這種病的特點是:在人體的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發病驟發,閃電樣、燒灼樣、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三叉神經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它的運動部分從腦橋與腦橋臂交界處出腦,再併入下頜神經,一同經卵圓孔穿出顱部。而它的感覺部分的胞體組成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節。
編輯本段形態
三叉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
特殊內臟運動纖維
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始于三叉神經運動核,其軸突組成三叉神經運動根,自腦橋腹側面與小腦中腳移行處出腦,位於感覺根的前內側,隨下頜神經分佈至咀嚼肌等。
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的胞體集中在三叉神經結內,此結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前面。三叉神經結有假單極神經元組成,其中樞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經感覺根,由腦橋腹側面入腦後,止于三叉神經腦橋核及三叉神經脊束核,其周圍突分佈于頭面部皮膚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編自三叉神經結向前發出三支由周圍突組成的三條大的分支,至內向外依次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及下頜神經。
眼神經(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眼神經向前進入海綿竇外側壁,經眶上裂入眶,分佈于額頂部、上瞼和鼻背皮膚,以及眼球、淚腺、結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淚腺神經細小,沿眶外側壁、外直肌上緣前行至淚腺分佈于淚腺和上瞼的皮膚。
(2) 額神經較粗大,位於上瞼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經較大,經眶上切跡,分支分佈于額頂部皮膚。
(3) 鼻睫神經在上直肌的深面,越過視神經上方達眶內側壁。此神經分出許多分支,分別分佈于眼球、蝶竇、篩竇、下瞼、淚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膚。
上頜神經(n.maxillaris) 也是一般軀體感覺神經,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立即進入海綿竇外側壁,之後經圓孔出顱,進入翼齶窩,再經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上頜神經分支分佈于上頜各牙、牙齦、上頜竇、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瞼裂間的面部皮膚以及部分硬腦膜。
(1) 眶下神經為上頜神經的終支,通過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為數支分佈于下瞼、鼻翼和上唇的皮膚。
(2) 顴神經在翼齶窩內發出,經眶下裂入眶,穿眶外側壁至面部,分支分佈于顴、顳部皮膚。顴神經在行程中發出由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組成的小支與淚腺神經吻合,此支進入淚腺,控制淚腺分泌。
(3) 上牙槽神經分為上牙槽前、中、後支。後支有2~3支,在翼齶窩內自上頜神經發出後,穿上頜骨體後面進入骨質。上牙槽前、中支從眶下神經分出,三支在上頜牙槽骨質內吻合,形成上牙叢,分支分佈于上頜竇,上頜各牙和牙齦。
(4) 翼齶神經也稱神經節支,為2~3條神經分支,從上頜神經主幹行經翼齶窩上方的一段發出,向下連于翼齶神經節,後分佈于齶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齶扁桃體。
下頜神經 (n.mandibularis)為混合神經,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經卵圓孔出顱腔達顳下窩,立即分為許多支。其中特殊內臟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佈于下頜各牙、牙齦、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顳區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1)耳顳神經以兩根起始,向後包繞腦膜中動脈後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實質內,與顳淺動脈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顳區皮膚以及腮腺。
(2) 頰神經沿頰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後分佈于頰粘膜以及頰區直至口角的皮膚。
(3)舌神經在下牙槽神經的前方,經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經的鼓索從後方加入此神經。此後越過翼內肌淺面到達下頜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經分支分佈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軀體感覺的刺激。
(4) 下牙槽神經為混合神經,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特殊內臟運動纖維。下牙槽神經在舌神經的後方,沿翼內肌的外側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分出分支,支配下頜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經下頜孔入下頜管。在下頜管內分支構成下牙叢,分支分佈于下頜各牙和牙齦。其終支自頦孔穿出稱頦神經,分佈于頦部及下唇的皮膚和粘膜。
(5)咀嚼肌神經為特殊內臟運動神經,分數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應用手法:
手法對應可舒緩相關頭痛、失眠、三叉神經痛、耳鳴等。
為改善或紓緩局部相關對應問証,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好融合局部手法並用。
頭、頸、肩部:因與末梢神經相關,所以上肢、下肢部位要一併處理。如做全身摩效果更佳。
背部:肩、腰、胸部按摩一併處理;
腰部:背、腹、臀部按摩一併處理;
胸腹部:肩、背、腰、臀、下肢須合併處理;
上肢:頭、頸、肩、背須合併處理;
下肢相關問症:腹、腰、臀須合併處理。
相關資訊